最新消息

運用製版經驗進行RGB數據處理
來源:必勝網 | 作者:admin | 發布時間: 2010-06-21 | 583 次瀏覽 | 分享到:
以往的製版技術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的技術。例如,為了再現肌膚明亮的部分,日本人的皮膚取M15%、Y20%,歐美人則取M20%,眼珠上的白光部分取絕網。

       近年來,由於印刷數字化的發展,使人產生一種印象,即對於印刷品的色彩不像過去那麽要求嚴格了。從印刷工作者看來,本來可以圓滿地做出來的色彩卻再現不了。這方面雖然可能存在由於雇主的成本降低的要求以及製版和印刷公司技術條件的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印刷工作者也可能會悲觀地認為,由於是數字技術,所以問題無法解決。

  現在對於圖像數據的處理往往不太考慮與印刷有關的要求,直接從RGB轉換成CMYK。為了從專業的角度製作高質量的印刷品,必須構架RGB數據工作流程,採用最適於印刷要求的CMYK數據轉換方式。

  以往的製版技術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的技術。例如,為了再現肌膚明亮的部分,日本人的皮膚取M15%、Y20%,歐美人則取M20%,眼珠上的白光部分取絕網。

  即使在工藝上已實現數字化的今天,也需要很好地利用已往積累的技術,進行正確的RGB-CMYK數據轉換,以實現高質量的印刷要求。

  1 RGB數據處理

  所謂RGB數據處理是指採用RGB數據作為印前工作者的數據,並將該數據轉換調整成為能滿足CMYK印刷用的數據。具體來說包括:1). RGB數據的CMYK轉換操作;2). 校準作業(數碼相機、顯示器、輸出設備、存儲媒介等);3). 圖像處理作業(色彩修正、圖像合成、色調變換、圖像修正等);4). 色彩管理(根據數字數據預測判斷輸出結果等),等等。

  為了做好RGB處理,需要攝影師、設計師、製版公司等分清各自所負的責任,據此制定RGB數據處理的標準。明確轉換規則是很重要的。

  印前公司應設置檢查外來RGB數字原稿的部門,以便按要求將合適的數據轉至下工序。

  2 RGB工作流程的必要性

  為了實現RGB數據的處理,必須構架與RGB圖像數據相對應的工作流程,在數碼相機RGB原稿增多的現在,必須滿足這方面的需要。

  通過RGB工作流程的實現,可以減少攝影師、設計師等的責任和工作量,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此外,還能實現交期的縮短以及成本的降低。如果將圖像數據製作成數據庫,除能提高作業效率外,還可二次利用圖像數據。

  3 RGB工作流程的基準制定

  為了構築RGB工作流程,需要提供原稿的雇主的協作,因此,提出基準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具體的例子。

  1). 對攝影師的要求

  使用photoshop6.0以上的版本
  必須進行顯示器的校準
  不將RGB圖像數據轉換成CMYK數據者
  如果需要對色彩進行大的修改,請以RAW數據格式交給印前公司
  將圖像的解析度設置為350dpi
  提供數據內容記錄(攝影者、使用軟件、色彩空間、解析度、是否銳化等)
  印刷尺寸為A4規格的場合,採用600萬以上像數的相機攝影
  對於肌膚攝影等有高質量要求的印刷品,要求採用1200萬以上像數的相機攝影

  2).對設計師的要求

  顯示器必須進行校準
  不將RGB圖像數據轉換成CMYK數據
  圖像的色彩修正及色彩管理交由印前公司來完成
  連拼、拼大版等的版面設計交由印前公司來完成

  4 專業角度的CMYK轉換

  作CMYK轉換,必須改變根據圖文所做的色彩設定。轉換作業本身是很簡單的,本來就是“為了再現所希望得到的色彩,如何轉換以獲得高質量”的問題,但 這是一個專業性的技術問題。為了再現與RGB圖像逼近的色彩,要求進行密度調整和層次調整,在CMYK色彩空間範圍內施展技巧以獲得所需要的色彩。獲得高 質量色彩再現的要點舉例如下:

  1.在調節黑版生成的同時,進行轉換作業(使清晰的黑版文字印刷、灰平衡調節、接近原稿色彩、細節的追求等成為可能);

  2.由於有時會發生印版套不準的問題,所以要進行陷印處理(使底色不太顯眼)。

  其中第2點中圖像數據或者背景具有層次的場合,防止印版套不準是有相當難度的,需要熟練的技術。這樣的工作可以說是一種專業性的工作。

印刷產品分類

最新消息